馆讯动态
  • 03-26

    2025
    柿柿(事事)如意习灯技

    暖阳斜照窗棂,随着参加传统柿蒂灯笼制作活动的同学们以手中之竹木针线,践行着传承千年的灯笼制作技艺时,一盏盏以柿蒂为纹的八角灯笼便在博物传习手作室中次第亮起,映照着同学们红润而兴奋的脸庞,欢声笑语也于灯影摇曳间如水波纹般荡漾开去。活动伊始,授课老师以民俗为引,讲述灯笼在明清民间“柿柿(事事)如意”的吉...

  • 12-25

    2024
    “博物传习”——劳育与美育交融的中华传统文化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自2023年12月起至2024年11月,档案文博院开设的“博物传习”系列手作课程已完成一整年的课程轮转。“博物传习”课程是将传统工艺、民俗文化和传统节...

  • 12-19

    2024
    “博物传习”龙年收官之“非遗手制拓片”

    “非遗手制拓片” 是“博物传习”系列手作课程12月份的主题。课程开始前,档案文博院老师先向同学们讲解拓片的历史文化价值。拓片是我国一项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石刻、甲骨、青铜器等文字和图案拷贝出来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技艺,是记录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极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后,老师现场...

  • 11-11

    2024
    掐丝点翠习传承

    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 因其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且常在金铜胎上制作,故又名景泰蓝。掐丝珐琅的独特之处在于精巧细致的手工制作过程和色彩斑斓的艺术效果,其制作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再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千年的精工技艺,穿梭在历史的浩瀚海洋...

  • 10-25

    2024
    同时代-方洋(0914)校友捐赠美国当代油画家作品展在校博物馆开幕

    2024年10月15日上午,同时代-方洋(0914)校友捐赠美国当代油画家作品展”在校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的作品全部来自校友捐赠,两位画家分别是富有创造力的当代抽象立体主义艺术家石田班纳吉和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当代抽象艺术家盖伯·韦斯,共有16件油画作品展出。在世界文明史上,东西方文明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它们从源头...

  • 10-16

    2024
    档案文博院举行“博物传习系列之传统香膏制作”活动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感受传统古韵之美,10月9日下午,档案文博院举行了“博物传习系列之传统香膏制作”活动,旨在增强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对非遗传统文化的认识。活动现场,其乐融融,芳香四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研究、分析每个步骤和制作细节。动手称重配料、缓缓融化蜂蜡,控制基...

  • 09-24

    2024
    我院开展“非遗通草花(梅花)制作”活动

    “通草花”,是一种手工制作的木质花束,始制于清初扬州,现已有300余年历史。 清代宫庭常将其用于内苑居室装饰。经代代相传,扬州艺人对材料和工艺大胆创新,在全国独树一帜,如今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园”中的一朵“奇花”。9月时节,正值新学期伊始。为弘扬非遗文化,传承校风校训,档案文博院举办了“非遗通草...

  • 05-15

    2024
    “灯灯相传:当代名家画油灯暨历代油灯收藏展”开展

    5月12日上午,“灯灯相传:当代名家画油灯暨历代油灯收藏展”在东校区师生活动中心六楼博物馆开展。校长包信和、校党委副书记邓建松、校长特别助理朱灿平、博物馆馆长陈履生、学校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开展仪式。仪式由档案文博院执行院长方黑虎主持。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我校博物馆特别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