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历史与欧洲学院院长 Tim Murray教授一行来我校访问

发布时间:2010-06-10

  12月3日,应我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邀请,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历史与欧洲学院院长、考古系主任Tim Murray教授、刘莉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星灿教授来我校访问并讲学,期间还举行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合作协议的换文仪式。

  3日上午,刘莉教授和陈星灿教授先后作了《中国北方全新世早期生计形态》和《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中,刘莉教授针对中国北方全新世早期粟作农业起源、谷物生产的重要性提高这一传统观点,提出了当时农业在生计形态中的比重等问题,把中国北方全新世早期生计形态置入国际视野下进行观察,得出了具有说服力的新认识。

   陈星灿教授在报告中概括地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工作情况及其新进展,以及在灵宝西坡仰韶文化遗址和偃师灰嘴遗址的重要新考古发现和新成果。   

  报告之后,刘莉教授和陈星灿教授还与参加报告会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回答了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午,我校人文学院领导和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师与Tim Murray教授、刘莉教授就合作领域、联合培养研究生、教师互访和召开两校之间学术讨论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双方可以从动植物考古、残留物分析和微痕分析、资源和产业考古方面开展合作,并希望建立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共享的淀粉粒标本库和学术成果展示交流的网站,表达了加强双方合作与交流的共同意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是我系的共建单位,我系与陈星灿所长就进一步深化所系结合的方式和具体内容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这必将对我系的教学与科研起到积极作用。      4日上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领导代表我校与Tim Murray教授在1204教室进行了中国科技大学和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合作协议的换文仪式。

  随后Tim Murray教授作了《研究近现代世界(1600至今)的跨国历史考古学》的学术报告。他主要介绍了近现代以来英国对澳大利亚的殖民史和移民史,说明了可以运用产业考古的方法研究跨国文化交流的历史,他目前的工作方向正是运用产业考古方法研究近现代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历程。报告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极大兴趣,同学们针对这一新颖的考古学前沿课题和Tim Murray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报告会结束后,Tim Murray教授一行参观了校博物馆,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博物馆举办的《跨越两极——南极北极西沙群岛科考展》和《钱学森书信展》,并签名留念。   

  Tim Murray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考古学理论、考古学史和产业考古学。他还在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剑桥大学、雷丁大学(丹麦)、巴黎大学、伦敦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任教。刘莉教授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系,后留学美国,师从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获得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之后,曾在美国Tufts大学和Johns Hopkins 大学任教。1996年到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任教至今,目前讲授东亚考古学、中国考古学、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新石器时代聚落演变与史前中国社会复杂化进程。陈星灿教授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后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系师从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先生并获博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他的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史前考古学和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近几年来,他们通过长期多方位的合作研究,取得了许多享誉国内外的科研成果。

   Tim Murray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考古学理论、考古学史和产业考古学。他还在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剑桥大学、雷丁大学(丹麦)、巴黎大学、伦敦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任教。刘莉教授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系,后留学美国,师从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获得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之后,曾在美国Tufts大学和Johns Hopkins 大学任教。1996年到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任教至今,目前讲授东亚考古学、中国考古学、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新石器时代聚落演变与史前中国社会复杂化进程。陈星灿教授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后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系师从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先生并获博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他的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国史前考古学和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近几年来,他们通过长期多方位的合作研究,取得了许多享誉国内外的科研成果。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