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朱松发是当代著名艺术家,他以独立卓绝的艺术成就,成为当代安徽美术界的一座高峰。作为一位时代山水画语境中的探索者、体验者、开拓者。他的“朱氏山水”作品,承接北宋山水画的浑厚气象,延续新安画派的艺术文脉,积健为雄,展示出正大气象和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开中国画大写意黑白山水画之先河。
本次朱松发先生部分黄山题材的中国画作品展览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文博院和安徽省美术馆共同举办,这是科学与艺术交流的盛事。
黄山是朱松发先生的重要创作题材和艺术源泉。朱松发出生于黄山紫云村,父亲是黄山一带有名的石匠师傅,如镌刻在黄山悬崖峭壁上的“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就是其父杰作。朱松发自幼受父亲豪迈刚强的品格影响,同时浸润于徽州文化的厚重与承袭新安画派的文脉,对他日后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在黄山云雾中错落的黑瓦白墙、嶙峋的摩崖石刻,不仅是其童年的记忆,更成为他艺术生命的基因。
他笔下的黄山,既非传统文人画的秀逸,亦非单纯写实的再现,而是于浓墨、淡墨之间,运用渴笔技法,将山石铸成铁骨,将松云化为奔涌的墨韵,使其作品超越地理景观的表象,升华为对徽州精神与生命力的礼赞。
历史上画黄山者甚多,甚至可以说,中国山水画家中没有画过黄山的人可能不多。古人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百个人画黄山肯定会有一百种画法和风格样式,但把黄山画得如此雄肆奇崛、霸悍豪横,充满一种凌厉与崇高之美如朱松发者,古今画史上唯见。
朱松发用干涩有力的焦墨和像刻刀一样的线条,把黄山的坚硬山石和流动云海画出了独特味道。他不用传统水墨的湿润效果,而是用又干又浓的墨色画出黄山石头铁块般的质感,笔触如刻印章般,带着石头凿刻般的力道,让山体显得格外结实厚重。他快速有力的笔触扫过画面,留出空白当作翻腾的云海,干笔和空白相互衬托,将风的流动、云的起伏化为纸上灵动的风景。他还把纸撕开、用特殊墨法做出裂纹效果,模仿黄山石头风吹日晒的痕迹,让画面带着历史沧桑感。
朱松发是用心中对黄山的感情去画——松树似盘龙,山势如狂草,每一笔都带着手写的力量,让黄山不只是风景,更成为一种刚强精神的象征。这种画法既有传统笔墨的根基,又有大胆的创新,用最朴实的黑白对比,把黄山的魂和画家的心紧紧拧在了一起。
陈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