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记载着人类最古朴文明的历史。油灯虽小,却是历史长河中使用时间最久远的照明器具,照亮了古人的漫漫黑夜,也见证了中华文化的灿烂光明。油灯在中国有着超越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而到了20世纪中期,中国的灯具进入到电力时代,油灯的使用也随之走向终结。从此,油灯也就离开了实用而进入收藏的领域。但是,油灯是实用和美学的完美结合,有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高尚品格,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
油灯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据考古资料,早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北京猿人已经开始将火用于生活之中,而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成型的灯具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中,灯具则见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周礼》中亦有专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职。灯作为照明的工具,实际上只要有盛燃料的盘形物,就能实现最原始的功用。而具有一定形制的灯的出现,则是人类将实用和审美结合的成果。中国油灯文化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中像汉代的“长信宫灯”则是具有代表性的精品。
展览精选了馆藏当代著名画家近百人作品中的50余幅。这些以油灯为主题的专题创作,始于2008年开始组织的专门创作,此后又有着不断延伸的积淀。其中最大的画家过百岁,主要有:杨之光、冯今松、崔振宽、韩美林、王玉珏、尼玛泽仁、陈家泠、吴山明、李小可、张立辰、江文湛、郭怡宗、刘国辉、施大畏、黄格胜、宋玉麟、王明明、田黎明、唐勇力、范迪安、史国良等,还有台湾地区名家江明贤、何怀硕等。这些作品有的画儿时的记忆,有的画时代的发展与历史的情感,有的画红军革命的艰辛和延安灯火的照亮。在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油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有着不断发展的历史,而与之关联的油灯文化则以灯灯相传而表现出了中国文化的特色。由于油灯在过去的时代里和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其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品格,也成为君子品格的写照。因此,画油灯则成为文人画家的所好。
与当代名家画油灯并行展出的还有“历代油灯收藏展”,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近代的百余件油灯,反映了中国油灯的历史发展和独特的油灯文化。展品包括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材质以及不同的功用,在近现代的油灯中,既能反映煤油与煤油灯的时代,又能表现地域性的特色。同时,油灯所表现出的革命基因,因其地域性而呈现了时代的烟云。展览中有遵义会议时期的马灯、延安地区的油灯、来自梁家河村的上个世纪70年代的“发展生产”砖座长柄油灯。另一部分是“一带一路”上的油灯,其中以中国西藏和印度、尼泊尔等喜马拉雅地区的油灯为特色。两者相映成趣,表现出了文化上的差异性和各自的特色,但“灯灯相传”则是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共同特点。
值此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举办此次展览以本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为主旨,突出“灯灯相传”的文化意义,以表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而在审美上显现当代中国画创作的时代特点,同时,普及中国油灯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展现中外油灯文化的异同,以表现文化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