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科技与艺术之花在校园绽放——记校博物馆科普活动周系列展览

发布时间:2010-06-10

  5月16日,往日平静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园内热闹非凡,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的2009年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与往年一样, 5月16、17日两天举办公众科普日活动,向社会免费开放多个实验室,通过实验展示、多媒体演示、互动游戏、科普报告等各种形式,让前来参观的市民们“零距离”感受着科技的神奇和奥秘。

  作为我校科技活动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博物馆于本次活动周特别推出《安徽省博物馆藏花鸟画精品展》、《中国古代的“计算机”——古今珠算图片展》,以及以往广受好评的《钱学森书信展》和《跨越两极—南极、北极、西沙科考展》。短短两天时间,就吸引了2000多校内外的观众前来参观,为这次科技活动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雅艺术,精神饕餮——安徽省博物馆藏花鸟画精品展

 

  大自然的花鸟与人类生活有着无比紧密的联系,并能给人以精神上的陶冶,我们的先民从远古时代起便尝试着描摹它们充满生机的动人形象。中国的传统花鸟画作,萌芽于原始社会,独步在魏晋时期,繁荣于唐宋阶段,至元渐衰,而明清又兴,并以多种形式和面貌呈现于画坛,涌现出大量令人称绝的精品,为人类美术史的发展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IMG height=308 alt="" src="/_upload/article/files/2a/de/7ea838414b2686bbb646c6e14c7c/W020100610382637113967.JPG" width=410 border=0 _fcksavedurl="http://news.ustc.edu.cn/zh_CN/article/26/4a177999/4a177bb9.JPG" OLDsrc="/_upload/article/files/2a/de/7ea838414b2686bbb646c6e14c7c/W020100610382637113967.JPG"

  我馆与安徽省博物馆合作,从大量传统花鸟绘画作品中,遴选出部分精品佳作以飨观众。观众在此可欣赏到:明代“吴门画派”沈周的画作,山水、花卉、鸟兽、虫鱼,皆极神妙,常草草点缀,即得意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性情敦厚、博学多才,有着文蕴清雅的高尚品格。陆治写意泼墨的情酣笔畅、清代“扬州画派”潇洒脱俗的创新精神、清末“海上画派”轻快明艳的喜庆气氛、民国以降京津地区以金石书法入画的生拙雄风……,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件件画幅都寄寓了画家内心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理想报负,并从中体现了各个时代的风格及每位作者的笔墨技巧,可给鉴赏者以高雅艺术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古今珠算图片展

<IMG height=308 alt="" src="/_upload/article/files/2a/de/7ea838414b2686bbb646c6e14c7c/W020100610382637207426.JPG" width=410 border=0 _fcksavedurl="http://news.ustc.edu.cn/zh_CN/article/26/4a177999/4a177b7d.JPG" OLDsrc="/_upload/article/files/2a/de/7ea838414b2686bbb646c6e14c7c/W020100610382637207426.JPG"

  珠算是我国古代创造发明的重大科技成就之一,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今天,珠算以其独立的理论系统和独特的计算体系,已成为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在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的时代,珠算仍以其科学价值、实用价值以及独特的启智功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与计算机并行不悖,在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馆在安徽黄山徽文化旅游开发公司程大位珠算博物馆的支持和协助下,筹办了这次以珠算为主题的展览。展出资料中有金属、玉石、象牙、木材等不同材质制作的大小各异的各式各样算盘照片,其中有小到针线盒的微型算盘,也有长达近九米的大算盘,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珠算文化。


展中国学者风采,道杰出贡献成因——钱学森书信展

 

  钱学森先生在1989年的“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上被授予“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这是现代理工界能入选的最高荣誉等级,钱学森是唯一的中国学者。1999年,钱学森又被国际传媒选为影响20世纪科技发展的20位世界级科技巨人之一(爱因斯坦位居第一,钱学森名列第十八,是唯一的亚州人)。钱学森先生是20世纪百年一遇的伟大科学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钱学森书信展》展出钱学森先生1955年至2000年之间的三百余封书信,内容绝大多数源自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2007年5月出版的《钱学森书信》一书,辅以本校收藏的部分档案资料。展览分“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大师风范”和“情系科大”四个主题,通过有限的展品,充分展示了钱学森先生的高尚情操和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新一代科大人学习前辈科学大师的优良作风和传统,在新的时期为科大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极地风采,科考成果——跨越两极—南极、北极、西沙科考展

<IMG height=308 alt="" src="/_upload/article/files/2a/de/7ea838414b2686bbb646c6e14c7c/W020100610382637283493.JPG" width=410 border=0 _fcksavedurl="http://news.ustc.edu.cn/zh_CN/article/26/4a177999/4a177b9f.JPG" OLDsrc="/_upload/article/files/2a/de/7ea838414b2686bbb646c6e14c7c/W020100610382637283493.JPG"

  《跨越两极—南极、北极、西沙科考展》展示了南、北极和西沙群岛科学考察采集的实物样品,现场展示的100多件珍贵的实物展品,都是极地环境研究室的 “极地人”在南极、北极和西沙群岛科学考察采集到的大量珍贵标本,同时还展出了历次考察中拍摄到的精美照片、珍贵邮品和他们的部分科研成果,其中包括如阿得利企鹅标本等的生物样本,南极玄武岩的岩石样品,还包括沉船残骸,工作服装等,可谓种类多样,从多个角度向参观者展现了科考的情况。


系列展览取得显著社会效益

 

  来到校博物馆进行参观的除本校师生外,还有许多社会团体和个人,其中很多是专程从外地赶来的中小学生团体,许多观众在参观后的留言中给予展览以很高的评价。称此次活动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加深了对人类文明、传统文化和极地科学的认识,纷纷感言,这是在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不少观众流连忘返,纷纷留言,给这些展览以肯定的评价,如:“中华书画艺术真是博大精深!” “我作为中国科大的学生,为自己的学校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要向钱学森老学生学习,为科学研究孜孜不倦,奉献终生。”“豁然开朗!自然之美,妙不可言!在自然面前,人理应保持敬畏!如此精彩的展出,多多益善!”,“感谢你们,让我们领略到了那美妙的极地世界,懂得了如何学着与自然和谐相处。”“今天来到这里所看的展览令我终生难忘,这美丽的画面与物体是那样的缤纷与美丽,这也是我一生中看到最美丽的物品,看到这千奇百怪的画面使我身临其境,美丽的物品是永远都无法欣赏完的,愿你们越办越好。”

                                     (校博物馆)